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“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——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”诸多文物中,有两件重点文物格外引人注目。让我们一起走近文物,聆听背后的故事。
“天德山英雄连”奖旗
展览第三部分,陈列着一面鲜红的奖旗,上面题写着“光荣的英雄旗帜”,这就是志愿军第47军司令部、政治部颁发给在朝鲜临津江东岸天德山阵地英勇战斗的志愿军422团5连的奖旗。
1951年9月下旬,美军发动秋季攻势。10月1日,美军向临津江东岸的天德山发起猛烈进攻,飞机、重炮和坦克狂轰滥炸,步兵采用集团方式轮番冲锋。坚守天德山的5连同志抱定“不当英雄不下山”的决心,冒着密集的炮火与敌人拼杀,投出手榴弹,以轻机枪、重机枪向敌群猛扫,冲上来的敌人立即成堆地倒下。经过一天激战,5连共打退敌人整连整营的冲锋7次,毙伤敌300余人。
晚上,连长杨宝山召集各班排长研究第二天的战术打法。他说:“党和祖国把守备天德山的任务交给我们,我们都要对党、对祖国负责,要好好用脑子,想办法战胜敌人,完成战斗任务。”经过研究,确定在阵地左翼前方布置一个步枪组和一个机枪组,以对付可能从夜月山方面来的敌人。第二天,敌人果然从这里攻上来,早有准备的5连战士及时发现敌人,打破了敌人两面夹击的阴谋。
3日是战斗最激烈的一天。美第3师出动两个团的兵力,在40多辆坦克、10架次飞机和几十门重炮的掩护下,分多路猛攻。5连官兵不怕牺牲、连续作战。连续激战下,5连的同志们已伤亡大半,枪支也有很多被打坏。面对困难的情况,杨宝山和指导员将文件烧毁,带领战士利用仅有的武器与冲上阵地的敌人展开肉搏。青年团员吴作忠和一个敌人扭打在一起,耳朵被打掉,眼睛被打瞎,仍死死抱着敌人不放,在炮火中与敌人同归于尽。之后,敌军发起了更为疯狂的进攻,弹尽粮绝的杨宝山冲入敌群,用手枪里仅有的7发子弹消灭几个敌人后,又抱起石头只身与敌拼杀,壮烈牺牲。
战至最后,5连只剩下指导员阎成恩和2名伤员、1名通信员,但仍牢牢地守卫着天德山阵地。战后,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5连“天德山英雄连”荣誉称号,记集体特等功。连长杨宝山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,授予“一级英雄”荣誉称号。
志愿军防空哨兵指挥车辆使用的哨子
这是一枚凝聚了志愿军后勤战士聪明才智的哨子。抗美援朝战争初期,志愿军空军力量薄弱,没有制空权,此时战地后方交通运输、物资装卸、修筑桥梁道路等工作不得不在夜间进行。夜间行车为避免开车灯暴露位置,志愿军汽车队往往关灯行驶,不仅行驶缓慢而且事故频发。在此情况下志愿军发明了对空监视哨,即防空哨,使汽车运输有了“雷达”和“耳目”。
当时,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夜间使用的多是b-26等亚音速飞机。这种飞机未临空时,在一定距离上就能听见马达声。针对这个特点,志愿军官兵们在公路运输线上每隔一定距离设一个防空哨点,用来监视美军飞机活动。每个哨位一般由3到5个人组成,距离在1到3公里之间,桥梁、渡口及交通枢纽地段稍有加强。
防空哨兵平时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:他们随时随刻都在监视着美军飞机的活动,发现美军临空,及时发射信号、鸣枪、吹哨,为过往汽车报警,汽车闭灯行驶或暂作躲避;待美机飞过后,发出解除警报信号,汽车继续开灯行驶。没有预警任务时,他们维护交通秩序,在狭窄道路、桥梁、渡口等处指挥交通;配合警卫部队搜山清特,盘查可疑行人,消除匪特对公路运输的危害;协同工兵修补道路、排除炸弹、打击低飞敌机等。正是因为防空哨的出现,保证了公路运输的畅通和安全。
至1951年下半年,担任防空哨的兵力达到12600余人,设哨里程达到2500公里,共设置了1308组防空哨,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一项奇观和创举。
时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的杜平曾这样评价防空哨:“每当夜幕笼罩,朝北大地便成了我们的自由天下,蜿蜒在原野和群山中的漫长公路上,成队成队的汽车从四面八方汇聚,车灯时明时暗,彻夜车流不息,蔚为壮观。正在行走的汽车听到枪声,马上闭灯行驶,那条漫长的电光巨龙一下子熄灭。而当敌机过后,防空哨一响,那条电光巨龙一下子又闪亮了……”
于是在当时的后勤战场上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:
声声枪响传敌情,条条火龙顿时停;
空中强盗看不见,运输铁流穿梭行。
防空哨的设立,使汽车司机有了“耳目”,有效提高了夜间行车速度,减少了车辆损失,提高了运输效率。到1953年,志愿军汽车的损失率由战争开始时的40%降低到不足1%。
如今经过岁月的洗礼,这枚小小的哨子仍然可以发出声音,仿佛在诉说当年烽火岁月中的点点星光。
出处:
利来网的版权所有:浙江世贸装饰股份有限公司
电话:0571-87950269 、 0571-87396365 传真:0571-87353261
邮箱:(宣传) smzs@zjsmzs.cn (人事)hr@zjsmzs.cn
总部地址:中国·杭州西湖区古墩路829号天亿大厦20楼